您的位置 : 本站首页 > 学位工作 > 导师队伍 > 博士生导师 > 正文
时间:2025-09-28 点击:[]
王之虹,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政协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委理事、中国针灸推拿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骨伤联合会副主席、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会长、吉林省针灸学会会长、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协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主要导师类型:学术型。
一级学科码:1005。
一级学科名称:中医学。
研究方向:01 特定穴配伍规律与临床研究。
工作领域:长期从事中医学、针灸、骨伤、推拿学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及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
科研情况:主持承担国家“973”、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导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吉林省科技厅等重大项目多项,主编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推拿学》、《推拿手法学》、《中国推拿》、《现代中医临床必备丛书》等学术专著和教材近三十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获奖情况:学术成果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编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推拿手法学》获全国医药类教材一等奖。被评为吉林省第二批名中医、吉林省第二批高级专家、长春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第三届“创业先锋”、振兴长春老工业基地突出贡献奖、吉林省政府优秀决策咨询委员、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宋柏林,男,汉族,1962年2月出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教授,针灸推拿学博士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临床医学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推拿学科学术骨干。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推拿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
主要导师类型:学术型。
一级学科码:1005。
一级学科名称:中医学。
研究方向:01 经穴推拿治疗脏腑病的研究。04 推拿治疗脏腑疾病的临床与作用机理研究。
工作领域:推拿学临床与实验研究,医院管理等工作。
科研情况:主持承担科技部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7项,现已出版学术著作4部,发表论文15篇。
获奖情况: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得第七届“中国医师奖”、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长春市十佳归国英才、吉林省第十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王富春,男,1961年4月生,中共党员,籍贯辽宁省新民市,曾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针灸研究所所长,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临床中心主任。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第一批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第六、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名中医,吉林省B类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中国针灸学会穴位贴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外治方法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针灸联合会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世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针灸学会会长,吉林省睡眠研究会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二审专家;《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上海针灸杂志》编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专家编委,美国《TCM》杂志编委。
主要导师类型:学术型。
一级学科码:1005。
一级学科名称:中医学。
研究方向:01 特定穴配伍规律与临床研究。02 特定穴效应机制与临床研究。
工作领域:针灸学教学、实验与临床研究。
科研情况:王富春教授长期从事特定穴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合募配穴治疗六腑病”、“俞原配穴治疗五脏病”、“郄会配穴治疗急症”等特定穴配伍理论。创新性提出“同功穴”新概念,为“一穴多症”到“一症多穴”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为腧穴配伍研究奠定基础。王富春教授还首次提出了“主症选主穴、辨证选配穴、随症加减穴、擅用经验穴”的针灸处方选穴思路,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同。
获奖情况: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及省部科研项目10余项。完成了省部级科研成果20余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三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吉林省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刘明军,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针灸推拿学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院长。主要学术兼职: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吉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导师类型:学术型。
一级学科码:1005。
一级学科名称:中医学。
研究方向:01 特定穴配伍规律与临床研究。04 推拿治疗脏腑疾病的临床与作用机理研究。
工作领域:针灸推拿教学、科研与临床研究。
科研情况:主持、主研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共3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2项。现已主编出版专著及教材四十八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获奖情况:2014年获国家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共4项,省级科技成果登记5项。
丛德毓,男,汉族,1961年12月出生,长春市人,主任医师,教授,针灸推拿学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推拿教研室主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经开医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推拿学学科带头人。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推拿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库专家,吉林省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医结合学会第一届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推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长春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主要导师类型:学术型。
一级学科码:1005。
一级学科名称:中医学。
研究方向:01 经穴推拿治疗脏腑病的研究。 04 推拿治疗脏腑疾病的临床与作用机理研究。
工作领域:推拿学教学、科研、临床研究及医院管理等工作。
科研情况:主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参与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其他课题10余项。现已主编、参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10余篇。
获奖情况: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吉林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卫生系统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长春市医德标兵、长春市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王洪峰,男,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高级专家。世界中联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推拿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
主要导师类型:学术型。
一级学科码:1005。
一级学科名称:中医学。
研究方向:02 特定穴效应机制与临床研究。 02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效应机制研究。
工作领域:针灸学的教学与实验研究工作。
科研情况: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课题。
获奖情况: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2007年获评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获评中国针灸学会首届 “华佗奖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吉林省卫生厅首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10年获评吉林省卫生系统首批拔尖创新人才,2011年入选吉林省科技厅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新团队培育计划。
齐伟,男,汉族,1974年8月出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教授,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推拿教研室主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经开医院软伤康复科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理事;国际脊椎病因学龙氏治脊技术研讨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发展促进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发展促进会非药物疗法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副会长。
主要导师类型:学术型。
一级学科码:1005。
一级学科名称:中医学。
研究方向:05 推拿治疗软伤疾病的临床与作用机理研究。
工作领域:主要从事颈腰椎病、关节疾病及运动损伤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倡导精确诊断与简化治疗,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多次赴美韩讲学及学术交流。
科研情况:主持课题6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4项,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吉林省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各1项;参与课题获奖及成果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医学教材及著作10余部,译著1部。
荣誉称号:吉林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吉林省劳动能力鉴定优秀专家,吉林省中医药科普先进个人,长春市绿园区“草根雷锋”,长春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等。
Copyright © 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016 版权所有 吉ICP备05002036号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