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 本站首页 > 学位工作 > 导师队伍 > 硕士生导师 > 正文

硕士生导师

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5-09-28    点击:[]

中医诊断学


熊丽辉,女,汉族,1972年5月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全国第四批中医基础类优秀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常委、青年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首届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中医药数据监察工作委员会常委,世中联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获第四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及最佳现场教学展示奖。

工作领域:中医诊断学教学及科研、中医脾胃病临床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硕士研究生:中医诊断学(100505),中医诊断学(100505);

学术科研情况:主持科研课题7项;近年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中文核心及科技核心等论文40余篇。

联系电话:0431-86172308;

邮    箱:269576821@qq.com


陈锐,女,汉族,1973年3月出生,吉林市人,医学博士,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诊断学(学硕)、中医内科学(专硕)硕士生导师。师从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全国名中医南征教授。现任世中联脉象研究、中医诊断学、方药量效三个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经方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

工作领域: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硕士研究生:中医诊断学(100505),中医内科学(105701);

学术科研情况:主持及参加国家863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及省级课题15项。发表中文核心等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著作20余部。近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吉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优秀奖2项;吉林省优秀高等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

联系电话:0431-88886666;

邮    箱:123456789@163.com

中医医史文献


崔为,女,汉族,1965年4月出生,长春市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吉林省精品课程-医古文课程负责人。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满族医学会副秘书长;吉林省社科领域——吉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工作领域: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中国传统文化等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博士研究生:中医医史文献(100503);

硕士研究生:中医医史文献(100503);

学术科研情况:近年来,主持国家级及省级课题科研项目共26项,发表论文30余篇,撰写著作20余部。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二、三等奖,《医钞类编》获得201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进步奖著作类三等奖等多类奖项。

联系电话:0431-86172650;

箱:1052966061@qq.com


李萍,女,汉族,1977年10月出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首届教学新秀。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国家级精品课程《内经选读》主讲教师,讲授《中医各家学说》、《内经选读》、《中医运气学》、《中医诊断学》等8门课程。任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首届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工作领域: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出血性中风机制研究、高等医学教育;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博士研究生:中医医史文献(100503);

硕士研究生:中医医史文献(100503);

学术科研情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十三五规划教材3部;参编著作6部;获得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吉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长春中医药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长春中医药大学科普专家。

联系电话:0431-86172310;

箱:452664199@qq.com



胡树毅,男,汉族,1969年10月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编审,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术期刊社主任,《吉林中医药》《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图书报刊编辑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期刊协会医药期刊分会常委,全国中医药院校校务工作研究会名誉理事,吉林省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 获得第五届吉林省新闻出版奖(优秀人物奖)。共获得新闻出版类个人奖项省级学会9次,国家学会级2次;集体奖项省级学会2次,国家级学会1次;主编期刊《吉林中医药》曾获第四届吉林省政府新闻出版奖(期刊精品奖);《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曾获“中国最美期刊”,两刊均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T2级中医药期刊,多次获得国家级学会与省级学会期刊奖项。

工作领域:中医药文化传播及期刊出版。。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硕士研究生:中医医史文献100503

学术科研情况:持省部级课题2项;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项目课题负责人。近年,发表论文8篇,其中CSSCI 4篇,中文核心1篇。

联系电话:0431-86172611;

   箱:648124893@qq.com

中医临床基础 

周丽雅,汉族,196311月出生,长春市人,医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春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现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温病学专业会副会长,国家中管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优才项目”考评专家,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工作领域:中医临床基础温病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医内科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博士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100502);

硕士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100502),中医内科学(105701);

学术科研情况:近年来主持承担和参与20余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厅课题、省教育厅课题、省卫生厅课题、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主编《温病经典品读》、《特诊特治肺心病》等多部著作,参与编写各级各类《温病学》教材,并发表SCI、国家核心及省级科研教学论文40余篇

联系电话:0431-86172305;

邮    箱:1084261366@qq.com  

 

阚俊明,男,汉族,1974年2月出生,吉林榆树人,方剂学博士,副研究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访问学者,吉林省名中医金东明教授首批学术继承人,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高等教育研究兼职研究员,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心身医学分会、科普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养生专业委员会、中医药文化委员会常务理事,经方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一届会员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质量监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工作领域:从事仲景学术思想与六经辨证研究,中医教育、文化、养生及流派研究,讲授《伤寒论》《科研思路与方法》等课程。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硕士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100502)

学术科研情况:目前主持《新时代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一体化研究》《松江医派学术思想和传承经验研究》《伤寒论养生思想研究》《针药结合脾胃系统相关研究》等10余项科研项目;主编《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等著作3部,参编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科研思路与方法》《中医临床经典概要》《方药量效学》等10余部;完成研究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吉林省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联系电话:0431-86177009;13180867320;

邮    箱:kjming21@163.com


岳冬辉,女,汉族,1979年4月出生,吉林省农安县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全国中医药优秀青年获得者等荣誉称号。任吉林省中医药学术学术流派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副会长;世中联中医药抗病毒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工作领域:中医温病学教学、临床、科研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博士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100502);

硕士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100502);

学术科研情况:目前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6项;独著出版个人温病学术专著2部,发表中文重点、中文核心期刊等论文60余篇;近年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厅局级奖励5项。

联系电话:0431-86172305;

邮    箱:yuedonghui79@163.com


高蕾,女,汉族,1979年7月出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任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伤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肝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工作领域:中医临床基础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硕士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100502);

学术科研情况:目前主持高教学会课题1项,主持及参加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2篇、国家级论文数十篇;主编学术著作2部。近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

联系电话:0431-86045309;

邮    箱:gaolei790708@163.com


张茂云,汉族,19792月出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教授,士生导师。基础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世界中联专业(工作)委员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经方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

工作领域:中医临床基础教学、科研临床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硕士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100502);

学术科研情况:目前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并参与各类课题研究10余项,参编著作3部。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三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

联系电话:0431-86045307;

邮    箱:zmy810405@126.com


付玉娟,女,汉族,1979年6月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伤寒教研室教师。世界中医联合会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联盟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分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常委。曾获“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二等奖”,“教学设计大赛优秀奖”。被评为“杏林青马工程”抗疫专项优秀教师称号。

工作领域:中医伤寒论教学及科研、中医脾胃病临床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硕士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10052

学术科研情况: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19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11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共计13篇,其中重点期刊3篇,核心期刊2篇,国家级3篇,省级5篇。主编、参编教材及著作8部。

联系电话:0431-86175309

   箱:15843145843@163.com


中医基础理论 

苏颖,女,二级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五运六气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兼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及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国际五运六气学术论坛副主任委员,世中联内经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及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与临床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从事《黄帝内经》、五运六气、《黄帝八十一难经》等经典教学科研及临床37年,科学研究勇于探索中医经典疑难问题,创新了五运六气理论,完善了中医病因学中外感六淫致病的理论,提出“温疫发生与气候相关”“防治温疫扶正祛邪并重”等重要学术观点。创新中医经典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五运六气教学基地,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经选读》《中医运气学》等14部,出版《五运六气探微》《五运六气医案评析》等著作1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30余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等奖励40余项,学术影响广泛,近年应邀到国内外讲学百余次。

工作领域: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博士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100501)

硕士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100501)

学术科研情况:目前主持及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发表中文核心等论文百余篇;近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教学成果奖4项。

联系电话:0431-86172301;

箱:925095995@qq.com


尚晓玲,女,汉族,1975年9月出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药质量优化分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

工作领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临床、科研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博士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100501);

硕士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100501),中医内科学(100506);

学术科研情况: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SCI、中文核心等论文20余篇;近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

联系电话:0431-86172310;

箱:187102033@qq.com


李磊,男,汉族,197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医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药文化与地方医学史、青年发展研究、医学人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

工作领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科研工作;中医药文化与地方医学史研究;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硕士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100501)

学术科研情况:曾主持参与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多项。近年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吉林省政研会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身在校园:大学生成长发展随思》等著作3部,发表论文50余篇,多项作品获得吉林新闻奖。

联系电话:0431-86172405;

箱:cclilei@126.com


刘迎辉,汉族,19777月出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青年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会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

工作领域: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医临床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硕士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100501);

学术科研情况:近年来主持及参加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吉林省中医药学术著作二等奖1项。在国家重点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及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副主编及参编著作、教材10余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与应用研究

联系电话:0431-86172306;

箱:1029906143@qq.com


胡亚男,女,汉族,1978年2月出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内经选读》主讲教师,2019年吉林省高校“金课”《内经选读》课程主讲教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首批教学新秀。吉林省中医经典与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内经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委员、吉林省周易学会常务理事。

工作领域:《内经》理论教学、临床与科研;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研究;中医内科脑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硕士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100501);

学术科研情况:目前主持及参加厅局级以上课题5项。出版专著1部,副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和著作13部,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吉林省高等教育技术成果奖三等奖等9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吉林省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联系电话:0431-86172301;

箱:19150688@qq.com。


聂金娜,女,汉族,1979年10月出生,大安市人,医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秘书。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内经选读》、吉林省高校“金课”《内经选读》课程主讲教师。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吉林省第二批青年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二批教学新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经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中医经典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针灸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工作领域:《内经》理论教学、临床与科研;五运六气理论教学、科研与临床。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硕士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100501);

学术科研情况:主持课题3项,参研课题20余项;出版编著1部,副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著作13部,发表论文21篇,获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及优秀奖2项,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吉林省教育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1项,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吉林省科技成果7项。

联系电话:0431-86172301;

箱:52198520@qq.com。

方剂学科 

   粟栗,女,汉族,1975年11月出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方剂学学科后备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经方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经方分会理事。

工作领域:中医方剂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硕士研究生:方剂学(100504)

学术科研情况:主持课题1项。近年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1篇、重点期刊4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省级以上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副主编著作5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近年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吉林省中医药学术著作奖1项,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奖。

联系电话:0431-86172307

   箱:1046643446@qq.com



魏岩女,汉族,198112月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方剂学教研室主任。现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常务理事,吉林省膏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药膳与食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学术流派传承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医经典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曾获第五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优秀奖,获长春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工作领域:方剂学教学及科研、中医病临床工作。

招生层次专业及代码:

硕士研究生:方剂学100504

学术科研情况:主持吉林省教育厅、省中医药管理项目4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吉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长春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近年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中文核心及科技核心等论文19篇,参与编写教材、著作10部。

联系电话:0431-86172307

   箱:weiyan0431@163.com





长中研究生
长中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opyright ©  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016 版权所有 吉ICP备05002036号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